昨晚,我弄丢了我的儿子……
文:刘娜 音频:米粒
公号:闲时花开(xsha369)
你还记得小时候,和父母走散的经历么?
◆ ◆ ◆ ◆ ◆
昨晚,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。
我去河边跑步,儿子骑着平衡车陪我。我通常跑三公里,穿过三座桥,然后再折回来。
一般情况下,是儿子在前面跑道上秀平衡车车技,我跟着后面跑步追赶。
偶尔,他也会悄悄从平衡车上跑下来,很显眼地躲在旁边的灌木丛旁。
为配合他的小把戏,我也佯装把他弄丢了,焦急又无助地连声大喊:“儿子,儿子,你上哪儿去了,妈妈怎么找不到你了?”
然后,他会嗖一下从灌木丛里跑出来,以把戏得逞的骄傲和满足,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:“妈妈,我在这儿呢。”
但昨晚,游戏变成了真的。
当时,我们跑完回来,离停车场还有一百米左右时,我在后面慢慢跟着,他一如既往地飞快向前,不一会儿,小小的身影就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。
我疾步走向前去,发现“他”不知何时拐到了右边灌木丛掩映的小道上——虽然我没有看清“他”,但我看见平衡车提示灯一闪一闪的。
我放慢脚步,站在跑道上若无其事地等他出来。等了三四分钟,“他”终于出来了,但我走近一看:不是他,是另外一个骑平衡车的孩子。
我慌了,大声喊他的名字“琦琦,琦琦,你在哪儿呢”。河边人头攒动,夜风突然刮起,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跑出来说“妈妈,我在这儿呢”。
我乱了阵脚,边嘶力竭地喊他的名字,边慌不择路地向停车场跑去:那是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,他或许会在那里等我。
没有。
我挨个码头询问,强作镇定地描述他的样子,问有没有人看到他,得到的答案是:“没有”。
我双腿一软,各种坏念头涌了上来:夜晚,河边,孩子,陌生人……
我疯了一样继续往前跑,边跑边问,边问边喊。
突然,我看见了他:他站在一个码头的渔船上,淡定地和一位老太太说着什么,平衡车扔在岸边的跑道上,提示灯还一明一暗地闪着。
我大喊一声“琦琦”,飞奔到渔船上,一把将他拥入怀中,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:“儿子,儿子,你上哪儿去了,妈妈怎么找不到你了?”
◆ ◆ ◆ ◆ ◆
见我这般失态,船上的老太太走上来,安慰我:
“别哭了,孩子找不到你后,没有哭,也没有慌,悄悄来到我的船上,恳请我给他爸爸打个电话(我跑步没带手机)。他还说了,和家人走散后,不能随便求助路旁的陌生人,应该求助河岸开船的人。”
我们回家后,疯玩了一天的儿子很快安然入睡。看着他睡着后恬静得像个天使,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儿来。
初中时,我到乡里读书,每周回家一次。有一周,要好的同学邀请我到她家去玩,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。
那个周日,我正在同学家玩得开心,邻居大伯忽然从天而降,怒气冲冲地说:“你还在这儿玩,你妈在家都哭晕过去了。”
原来,周六(那时一周休息一天)下午,母亲很早就在村口等我,眼看村里的同一所学校的孩子个个回了家,始终不见我的人影。
母亲挨家去问,都说没有看见我。那时,农村都没有电话,家里离学校又远,她只好坐在门口等我到天亮。
当时,父亲去山西打工,除了哥哥和妹妹,母亲连个商量的大人都没有。恐惧的她,一大早挨个敲开邻居的门求救:“小娜找不到了,麻烦你们帮忙找找吧……”
村里同族的五六个叔叔伯伯分头行动,从早上找到下午,终于在同学家找到我。
当年,我曾为母亲这样小题大做感到不解:怎么会走丢呢?我不回家肯定是同学家去了!有必要弄得全村人都知道么?
直到昨晚,儿子走丢,我像个疯子一样披头散发地哭喊,才突然明白母亲当年的心情:
爱到深处是恐慌。
孩子走丢后,再淡定的母亲也会控制不住自己使劲儿往坏处想。
因为,自从生了你,一遇到事情,我就变得这般神经兮兮,这般心惊恐惧。
◆ ◆ ◆ ◆ ◆
清明节期间,我读到一篇感人至深的悼文,是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的受害人林生斌,写给他丧身火海、含冤而逝的妻儿的。
写到三个孩子时,他这样写道:
柽一(大儿子)从小就调皮,好动,挑食。
两岁多的时候,跑摔倒了,磕到台阶上,左眉毛中裂开,封了七针。七岁时,上钢琴课站在凳子上摔下,牙齿磕破舌头。
在医院舌头缝针的时候,我一边按着他,一边哭。磕着,摔着,长大了,他十岁。
阳阳(女儿)是我心目中梦想的女儿,文静,乖巧,漂亮。
每次妈妈不同意她的要求时,就会跑来问我,摇晃着我的手,细语轻声说,爸爸好不好嘛,我每次都宠爱着立马同意。
每次我都挨小贞批评。有次帮她剪刘海,夸她漂亮,长的像爸爸,她说不像,我眼睛比爸爸大,不然我们比一比。阳阳,你赢了。
潼潼(小儿子)属于那种长开式整容。出生后老被我“嫌弃”,不过长着,长着,完全出乎我的意料。他乖巧,高情商,最得大家宠爱。
有次单独带他去香港,我在办证大厅排队时,他跑去和其他小朋友,玩捉迷藏,当我发现他不见了,吓出一身冷汗。马上跑到一楼大街上,看着四面八方,人潮川流不息,我慌了,又跑上楼,发现小潼潼站在那里哭,那年他三岁……
林生斌这条微博下面,有4万多条留言。善良的网友鼓励林先生学会坚强,走出伤痛,过好余生。
我一遍遍读着这篇悼文,却敲不出一条留言来安慰他。
每个走失的孩子,夺走的都是父母的命。
我无法想象,一下子失去三个孩子的父亲,要怎样的坚强才能过好余生。
他和物业消防死磕,他在法庭怒摔杯子,他像个神经病一样天天在微博上回忆孩子们的点点滴滴,他不是不够坚强,而是在用回忆寻找活下去的希望。
◆ ◆ ◆ ◆ ◆
前几天,看到一则暖心的新闻。
二十四年前,成都网约车师傅王明清,在成都九眼桥卖水果找零钱时,不小心将3岁的女儿小启凤弄丢了。
为了寻找女儿,王明清夫妇搭上大半辈子的时光。
2015年,王明清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,跑车20万公里,每拉一位乘客,他都会递上寻人卡片,像祥林嫂一样重复他弄丢女儿的故事,请求乘客帮忙发一条朋友圈,转发扩散。
他坚信,自己弄丢的女儿一定活在这世上某个地方。只要他用心找,一定会把她找到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网友和热心人的帮助下,3月底,吉林省磐石市一位叫康英的27岁姑娘和王明清取得联系,称自己一小就被收养,也在寻找亲生父母。
4月1日,警方进行DNA检测后确认,康英和王明清夫妇存在亲子关系的几率高达99.99%。
4月3日,康英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,从千里之外到成都和亲生父母相认。抱着一大束水仙花的王明清,一大早就站在门口等待他弄丢了24年的小启凤。
亲人相拥的一刹那,找到女儿的父母和觅到血脉的孩子,都忍不住喜极而泣。
每个孩子,都曾是父母失而复得的宝贝。
只是,很多孩子走丢后,又在父母执著的呼唤中被爱遣返。而有些孩子离开后,再也不能和父母泪眼相见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你还记得小时候,和父母走散的经历么?
如果你问身边人这个问题,会发现,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和父母走散的经历:
在电影院,在火车站,在菜市场,在超市里,在学校门口,甚至看社戏时,在走亲戚的路上……
幼小的我们被眼花缭乱的新奇事物吸引,偷偷松开父母的手,追寻好奇而去。清醒过来时,忽然发现自己身陷陌生的环境和人群,害怕从此再也回不到那个或清贫或温暖的家,再也见不到那个或严厉或慈善的人……
这经历之所以这么刻骨铭心,令人难以忘怀,是因为它以走散和离别的恐惧,第一次提醒我们:
失去父母后,原来是这么无助。而父母弄丢我们,原来是这么恐慌。
失而复得后的喜悦,会让我们和父母得到暂时的和解:
原来你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只要你是完好无缺的,我就是幸福平和的。
就像,所有父母在孩子来到人世的那一刻,只求他是康健平安的,而从未要求他是优秀的。
但渐渐地,在现实的碾压和情绪的动荡中,我们因无法安放自己的焦虑和忧伤,开始不停地伤害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:
“你学习怎么能这样?”“你看看人家的孩子!”“你瞅瞅你干的那些丑事!”
或者:
“你看看人家父母!”“你瞧瞧人家多有钱!”“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家庭!”
我们全然忘记了,我们曾毫无指望地爱着彼此,我们曾弄丢又找到了彼此,我们曾知足又感谢过彼此。
其实,即便我们没有走失走散,足够相亲相爱,一生能够陪伴彼此的时间也少到数的过来。
更多的时候,我们不过是在一场场目送中以背影相望,在一次次离别中以泪眼相待。
◆ ◆ ◆ ◆ ◆
今天早上,儿子睡醒后,我对他说:“谢谢你,昨晚让我找到你,今早让我陪伴你。”
他眨着迷人的小眼睛说:“谢谢你,昨晚能够及时找到我,今早还给我做牛排和煎蛋。”
是的,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,都是值得感谢的。
要一直怀着这样的初心,从昨天到现在,从过去到未来。
这样,真正的爱,才会到来,才会永在。
• END •
点击即可阅读☟
手机正在毁灭我们,每一张照片都触目惊心,尤其是倒数第10张!
编辑:灰灰
音频:米粒
文章来源:刘娜,80后老女孩,混迹媒体圈十余载,发表文字量百万字,能写亲情乡愁故事,会写教育职场热点,被读者称为“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,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”。
封面图:网络,文中插画:美国画家 Robert Duncan
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诵读ID:xxsd100